多维度布局医养产业 陈东升详解泰康新商业模式
老龄化人口急剧增长的背后,蕴藏着医养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手握动辄千亿资金的保险公司,正以加速之势投身医养实体项目,多维度深挖商机。
7月18日,长三角地区首个由保险公司投资建设的连锁养老社区——“泰康之家·申园”在上海松江正式投入运营。泰康人寿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当日接受记者专访,详解其未来投向“医养墓”全生命产业链的新商业模式。
医养社区连锁化经营
贯穿从“摇篮”到“天堂”的全生命产业链,是陈东升为泰康人寿制定的全新战略布局。浅白地讲,就是通过人寿保险覆盖投保人出生、教育、投资、生病、意外、养老以及死亡的所有保障与服务,形成全过程的“健康管理+财富管理”的闭环模式。
具体包括设立养老社区、进军医疗产业、通过投资墓地提供终极关怀服务等。选址集中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成都和武汉等多个中西部区域。
其中,养老社区投资起步较早、运作已相对成熟。在泰康人寿的养老社区版图中,上海申园是继北京燕园之后的第二站,投资额为43亿元,将提供“预防、治疗、康复、长期护理”的闭环整合型医养服务。而申园的正式运营,也标志着泰康正式开启医养社区连锁化经营。
陈东升告诉记者,除北京、上海之外,泰康还在广州、三亚、苏州、成都、武汉、杭州等6个城市布局了养老社区,将相继对外运营。截至目前,泰康在医养实体总投资已达203亿元,占整个保险业医养产业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他透露称,随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落地,未来泰康将研发更多的相关产品与养老社区对接。
联手医院布局医疗领域
在泰康人寿布局养老社区的过程中,陈东升发现,“医疗健康”和“养老”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近年来泰康同时加大了对医疗产业的投资力度,形成了“保险+医养”的新型医疗养老服务体系。
7月1日,泰康从武汉土地交易摘得位于汉阳四新片区的一块医卫慈善用地,并将其用于新建三级综合医院。此举是继去年投资南京仙林鼓楼医院之后,泰康在布局医疗机构战略规划上的又一重大投资项目落地。
考虑到医疗经验及人才方面的问题,泰康在投资医疗产业过程中选择了和有医疗资源优势的医院进行合作。比如,“泰康同济武汉国际医院”就是其与武汉同济医院共同兴建的。根据泰康的战略规划,将稳步推进以“医教研”一体化的医学、连锁康复及老年病专科医院及核心城市诊所为主体的泰康医疗体系建设。
终极关怀业务探索推进
除养老社区、医疗机构外,泰康另一条对接全生命产业链的则是终极关怀业务,即终形成“医疗、养老、墓地”三大业务板块,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陈东升直言,人们对“身后事”的态度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泰康在终极关怀业务上的推进将是一个谨慎探索的过程。不过他也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终极关怀业务是医养产业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配套,在国外也有“丧葬保险”和“死亡保险”。
而据记者了解,根据泰康的内部规划,在终极关怀业务上将围绕三方面展开。一是打造高品质陵园,目前已在北京、广州展开了布局;二是布局相关保险产品,尝试用金融手段提供终极关怀服务链接;三是以互联网O2O模式布局殡葬服务电商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在泰康率先布局医养产业之后,其他保险公司亦不甘落后,保险行业掀起了开建养老社区的风潮。
在陈东升看来,养老社区绝对不是暴利产业,是一个低回报、长周期的商业模式。“从拿地、建造到推向市场,大概是8至10年的投资周期,这个周期里是不赚钱的,但未来产业成熟后,会给保险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这其中也蕴含了他对保险行业的理解,从保险业资产与负债匹配的角度来考虑,寿险公司的产品久期较长,与养老产业的投资周期较为匹配。